最抠门的奶奶
男频

脑洞为主,有细分类别。

开始生成
女频

言情为主,有细分类别。

开始生成
好文

各类好文、故事汇总。

开始阅读
打字

随机美句,看谁打字更快。

开始娱乐
有任何问题、建议或功能定制需求,请在留言板留言。
鄂公网安备42011202002300号

最抠门的奶奶

  我见过的最抠门的人是我奶奶,她的抠门简直登峰造极所向披靡无所不用其极。
  
  奶奶家有十几个矿泉水瓶子,每天早上她的工作之一就是把这些瓶子灌满水,冬天放暖气上烘,夏天放阳台上晒,这样晚上就有热水用了。老实说这样挺环保,也没什么错,惟一的问题是,她会把这些晒过的水烧来喝,我无法想像那些反复使用多次且在太阳下发酵了无数个下午的塑料瓶子里能滋生出多少细菌;而且这么多年来,家里洗完脸的水都不会倒掉,一盆水要反复地用,直到黑得看得见渣子。相信大家都在电视剧上看过把水管稍稍拧开然后偷水的桥段吧,奶奶就是这项活动的忠实爱好者,从我小时候起她家里就有一个专门存水的缸。
  
  不管够不够,吃饭时,奶奶的餐桌上永远只有一个菜,只有当吃饭人数大于等于4的时候才会再加一个咸菜;买菜从不去超市,附近的菜市场也不行,只去好几站之外的一个早市,因为那里的菜最便宜。有时候还会走很远的路去买一种非常便宜的鸡蛋,就是运输过程中被打碎的那些蛋,混在一起一兜一兜地买。这个还得去得早才买得到,去晚了就会被卖完。
  
  印象里实在不记得奶奶有买过新鲜的水果,她去买水果都是选那些最便宜的,就这还要把稍微好一点的都放起来,从那些不新鲜的开始吃,导致最后所有吃到的水果都没有新鲜的。就算是别人来看她时带来好一些的水果,她也会珍藏起来,把它们从新鲜放到不新鲜。
  
  在她家里我稍稍不注意就会被说,苹果核不啃到连籽一起咽下去,会被说浪费食物;纸巾撕得超过一格,会被说浪费纸;两三天洗一次头,会被说浪费洗发水。洗脸水稍微倒多一点,会被说浪费水;看电视时间超过两小时,会被说浪费电;反正就是各种浪费,各种被说。
  
  以前奶奶出门从来都不坐公交车,无论多远,无论道路多曲折,她都坚持不懈地走路,直到后来她有了免费的老年卡。
  
  有一次我暑假结束回自己家里,临上车前奶奶给我装了两个馒头,三瓶软包装的某种饮料,一瓶不到100毫升那种,后来她想了想又拿掉一瓶,跟我说你喝不了那么多。嗯,18个小时的火车,我喝不了这么多。
  
  跟她吃年夜饭,大出血摆六个菜,六个菜一直吃到了大年初六还继续从冰箱里往外端,对了,这六个菜里只有两个是荤菜。
  
  半年洗一次衣服,我运气不好,从来没赶上,所以从来没见过她洗衣服。家里有热水器,但是从来不用,嫌烧水太费电,要洗澡只能接盆水随便擦一擦。
  
  她这样节省不是因为缺钱,奶奶和爷爷一月退休工资加起来虽然不算高,但在小城市里也足够老两口过得相当宽裕。她的抠门已经成为了习惯,可能因为年轻的时候条件不好,又要养活三个大小子,每个月的工资都不够用,现在虽然条件好了,但习惯仍然无法改掉。
  
  发现我好像弄混了抠门和节俭的定义,但对于奶奶以及她们这一代人,我也不是很能界限分明地去描述她们的行为,对每一分钱的重视以及能省则省这种观念似乎已经种在了她们的血液里。也许是她们经历的时代造成的吧,奶奶曾经和我讲过自然灾害时饿肚子的惨状,后来她上学离开家乡来到城市,参加工作后境况虽然好些,但仍然处于物质匮乏的状态,一个月工资买米买面都不怎么够,无论多么节俭,仍然处处捉襟见肘。
  
  我曾陪着奶奶坐十几站公交车去某超市里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买减价鸡蛋,站在队伍里看着身边那些老人,她们大声讨论着物价,骄傲地盘算着自己这一趟又能省下多少钱,那一刻我觉得,就算真的把所有的生活寄托在一个鸡蛋上,大概也有自己的乐趣吧。

继续阅读